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举国上下,世界各国,全球各地都对党的二十大高度关注,关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布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大会召开前夕,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堂党课,题目是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和大家充分认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综述
(一)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集中体现在13个方面: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政治建设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在社会建设上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实践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祖国的坚强支撑,有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同心协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二)数说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根据报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协调发展步伐稳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743%。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绿色发展态势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形成。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1年,全国累计造林总面积约5944万公顷。
开放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5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2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共享发展持续加强,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行贫困标准下,2013年至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1年,全国就业人员稳定在74亿人以上。
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度评价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0年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0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谋划国内外大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工作,及时提出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实践充分证明,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
三、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拿出更加强烈的“学习劲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保持思想上纯洁、信仰上坚定、理论上先进、行动上清醒的重要保证。进入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充分运用学习这个制胜法宝,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开拓眼界视野、增强工作能力。要学“有形之书”。深学细悟经典原著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中读到“真理味道”、悟到“活的灵魂”、学到“看家本领”,进而夯实学思用贯通和知信行统一的根基。要学“无形之书”。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积极主动在实践这堂生动的教学中掌握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学用新本领;合理有效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助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以革命先烈、楷模榜样为镜,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前行智慧。唯有不断学习、勤奋学习,方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永葆蓬勃朝气、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昂扬阔步在先进的方向上。
拿出更加充足的“干事劲头”。“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书写这些“春天的故事”,没有诀窍、没有技巧,只有使劲干、努力干、豁出去干。当前,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已经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正朝着胜利彼岸奔涌而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前进路中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干劲和韧劲。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善坐“冷板凳”、甘做“栽树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不断完善自己、改造自己,既要瞄准目标奋勇前进,又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真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锤一个钉子。要增强实干创业之力,战胜“躺平”心态、消除“内卷”忧虑、摒弃“佛系”行径,发扬“实干实效实在”作风,将学到的丰富知识和本领应用到国家建设中,成为求真务实的实干家。
拿出更加果敢的“冲刺劲头”。冲,就是敢于向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日趋复杂的发展环境亮剑的行为,体现的是果敢态度,考验的是斗争精神。从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壮士断腕控制住新冠疫情蔓延趋势到顶住国际压力推动经济逆势上扬,都深刻呈现出了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全力以赴的坚毅身姿,更折射出其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激流勇进、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可以预见,更多的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将集中暴露出来,更加充分发挥斗争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担子敢拣重的担、任务敢往难的冲,能够在急难险重的前沿阵地展现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增强风险和机遇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