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汇报

更新时间:2025-02-03 23:29:30 浏览:96

文秘家园网(www.wenmijiayuan.com)整理,每天更新优质范文让写材料变得简单!

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前教育

普及普惠工作汇报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砀山县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推进、维护与不断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结合砀山县实际,做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城乡学子“有学上”;挖潜力创特色探索城乡结对、联片教研领航与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模式,全面服务城乡学子“上好学”;实施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采取城乡结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区优质学校特色发展、引进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借力发展等举措,为构建砀山县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做出了稳健探索。现对砀山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总结如下: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进展情况

(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稳定发展

1.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截止目前,全县幼儿园共有幼儿园276所,其中公办175所,民办101所。全县幼儿园在校生34728人,其中公办18102人,民办16626人(含普惠性民办园幼儿数10590人)。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2.8%,公办园覆盖率52%。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学前三年"985"任务。

2.发挥公办幼儿园的带动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砀山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办园管理工作的意见》。报请县政府同意后,将18所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办幼儿园纳入公办园管理范畴,统一管理办园模式,确保公益性和普惠性;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做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收费标准。公办示范性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等形式扩大规模,提高优质资源覆盖面。

3.有序推进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工作。自2020年8月起,采取政府督导委员会和县教育局联合行文方式,每月底将项目建设进度通报至各学校及镇(园区)政府(管委会),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目前14所幼儿园,共投入资金为1046.5万元,建设面积9830平方米,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智慧化、公平化发展

1.对标对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严格落实《宿州市控制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我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62所,其中,全县共有小学211所,初中51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96005人。其中,小学66547人,平均班额33人;初中29458人,平均班额45人。全县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同时加大学籍管理力度,严格杜绝了在学籍系统中设置虚拟班级、虚报事业统计班额数据等行为。

2.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智慧化建设。2020年,落实与投入各项资金总计约4.44亿元,完成了“两类学校”建设、75个维修改造项目、14个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等建设项目,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学前三年“985”任务,为建设教育强县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投入资金约2400万元,完成了28所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32所乡村中小学校智慧学校建设、6所乡镇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学习。

3.强化义务教育经费和师资保障提升教育公平。2020年,发放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资助资金与营养改善资金等资金,总计约1.12亿元,受惠学生134919人次。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城乡一体化优化教师结构,2020年秋季,将118名新入职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城镇与乡村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提升到63%以上,砀山县城乡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基本均衡。

4.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任务。建立完善“乡镇街道政府一村(居)委会一学生家长”一条线、“学校一班主任一学生”一条线的“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开展大动员、大核查工作,全面梳理了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厌学辍学、因病因残等情况导致的学生辍学信息。目前安排特殊学校就学165人,就近随班就读280人。送教上门学生192人,确保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砀山县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形成了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

5.积极融入长三角发展格局。砀山县鼓励城区优质学校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已经实施且取得的理想成果有: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砀山五中与上海建平实验学校建立了联谊学校,砀城一小与4所上海市学校、江苏徐州市9所学校共建,砀山实验小学与徐州云兴教育集团开展共建办学活动。在教学理念、课堂教育教学技术、班级管理、心理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配置机制不完善。极个别农村学区为了保证办学,一是将小学年龄较大的女教师下放至附设幼儿园兼课,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职业倦怠;二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且没有保障,成长、发展的空间不大,导致全县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跳槽、外流、调入外县现象严重,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2.农村学校发展动力不足。在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富裕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幼儿园与中小学呈现了生源萎缩现象,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与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3.融入长三角借力发展意识不强。虽然城区学校已经与长三角地区学校积极互动,但广大农村学校却处在“无动于衷”的等、催、要的被动发展惯性中。发展模式亟待深化。现有合作缺乏长远谋划,一般以公开课互动、教研互动等主题或专题活动为主。尽管也签署了一些合作协议等,但缺少深度融合发展的法律效力,使得后续合作呈现节点化、表演化等特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投入,按标准配置好每一所学校(园)。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多措并举,对照督导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力争用较短的时间使我县城乡每一中小学、幼儿园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能够达标,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2.实施“一带多”的集团化办学探索。2021年,继续以城乡结对为基本架构,实施一所城区学校带动多所农村学区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探索。每个农村学区选派1-2名中层校干,到结对城区学校开展一学期的跟岗学习。学习结束返校后,制定切合本学区实际的联动工作方案,实施与城区学校同步的常规管理、教学教研与校园文化活动等集团化办学举措,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3.谋划推进“一二三四”教师发展战略。即实施一个策略: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全面推进两个工程: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135”名师工程(“一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为教育、教学、教科研能手”);大力建设三个基地: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落实四个计划:青年教师研课磨课计划、青年教师跟岗学习计划、送课下乡计划、‘2211’骨干教师阶梯培养计划(至2025年培养20名教学名师、20位名校长、1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骨干教师)。

4.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落实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多渠道加大幼师配备。县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人招聘计划,逐年补充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持续完善我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农村小学富余教师(大中专毕业生)转岗力度,选拔一批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充实到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探索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充实我县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5.建立融入长三角长效机制。实施校干到苏沪浙先进学校跟岗学习计划。把全县中小学校长分成若干小组,分批选派到特定地区学校开展专题学习,以针对性提高引领学校发展能力。实施结对或结盟学校联动发展计划。砀山学校与苏浙沪地区先进学校采取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育教学评价与学校文化建设等同步举措,以确保学校高质量同等发展。实施专题活动常态化计划。以校园运动会、教师公开课、教师论文、课件与教学设计、学科集体备课与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为载体,实现经验共享,创意共孵,为学校发展凝炼智慧。

十四五开局之际,教育改革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动力,只有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砀山县教育局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立足实际,继续深化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县而奋斗!

购买请认准唯一淘宝店,给倒卖店铺差评、申请退款,截图发给微信:1547000,可获赠正版资料!淘宝店铺:https://shop275784370.taobao.com/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发展 教育 系统 义务教育 均衡 优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