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怎么搭框架

更新时间:2025-02-01 20:20:37 浏览:139

今天说说领导讲话稿怎么搭框架。 

所谓框架,就是领导讲话稿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不同讲话稿,框架不同。 

比如,工作报告这类文体,框架比较规范,前一部分报告工作,后一部分提出工作意见,这里不作讨论。 

笔者要讨论的是:无一定格式的、用于布置工作的各类讲话稿的框架。 

这类讲话稿框架,因主题、内容、对象以及讲话者的兴趣、风格而异,是比较难掌握的。 

一、思考内容,再定框架 

当我们撰写讲话稿时,首先要思考的是∶这篇讲话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主题,要写哪些内容?大致讲什么问题? 

考虑清楚后,再进行框架设计。 

换句话说,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决定框架,而不是框架决定内容。 

比如,某篇讲话限制在3000字,如果拉上个庞大的框架,就很难把文章写短、写实。 

二、合理安排框架关系 

总的要求是:层次分明,使讲话稿脉络清楚,便于听众理解。 

基本方法是:灵活运用下面6种框架关系,安排内容和要素。 

1、并列式框架 

各要素是平起平坐的,不存在谁主谁次、谁轻谁重的问题。 

比如,一篇布置工作的讲话,第一部分谈农业,第二部分谈工业,两者就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2、递进式框架 

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铺展开来。 

比如,一篇加强学习的讲话,第一部分谈为什么要加强学习,第二部分谈怎样加强学习,第三部分谈学习要同实践相结合,三者之间就是递进关系。 

3、附带式框架 

各要素有轻重和先后之分,把主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其余的作为附带或补充。 

比如,一篇布置工作的讲话,主要的内容安排完后,可以带上当前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补充强调。 

4、主从式框架 

主要层次在前,非主要层次在后,且为主要层次起烘托和服务作用。 

比如,前面主要讲工作安排,后面侧重于谈改进方法、做好服务等问题。后面的内容,是为实现前面的工作安排而服务的。 

5、交互式框架 

在各要素内容有交叉的情况下,把其中的共性问题抽出来,统一编为另外的要素。 

这种情况,与其按并列式方法每个层次都谈一遍,不如把共性内容集中起来,统一写一块,以免重复。 

6、总分式框架 

即先集中说,再分开说。 

比如,现场会结束时的讲话,首先肯定和总结好做法、好经验,然后再列出若干层次提任务、谈要求。 

三、必须把握两个关键 

1、不固守模式 

讲话稿的框架,不应该有某种"模式"。 

一旦形成某种"模式",造成框架雷同,就显得呆板僵化。 

比如,"三段式",第一段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第二段是任务和措施,第三段是加强领导,与会者一听念到"加强领导",就知道快要讲完了。 

2、力求紧凑集中 

框架的各部分,要紧凑安排、逻辑清晰,使全篇有整体感、和谐美。 

尤其力避3种情况: 

①内容设计不集中,有些为主题服务,有些则偏离主题。 

②设计内容虽然与主题相吻合,但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显得杂乱无章。 

③内容设计贪大求全,什么问题都想讲到,实际上什么问题都不可能讲清楚。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领导 框架 讲话稿 怎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