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XX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各项业务工作稳步开展,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疾病控制能力、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按计划按进度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24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暨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支部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XX县疾控中心党支部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职责分工明确并履责到位。支部书记担负“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中心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指导、督查工作,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素质明显提高。
1.加强组织领导。由于人事变动和机构整合,按流程补选产生了新的党支部委员,明确了各委员工作职责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意识形态任务,并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了中心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实施,共召开支部委员会11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召开2024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各1次。
2.加强党员管理。疾控中心党支部共有党员25人,其中在职党员12人,退休党员13人。截止目前中心党支部应交党费XX元,实缴党费XX元,无拖欠和欠缴党费现象。党员全链条管理已完成。
3.加强理论学习。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和党员集中学习有机结合,共开展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和党纪学习教育等重要论述的集中学习45期,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班子成员纂写了高质量调研文章3篇。另外,开展“线上+线下”的模式,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榜样就在身边”专栏,将四楼阅览室开设为学习讲堂,在单位内部成立党支部学习微信群,加强“学习强国”平台的使用,积极征订权威著作和理论读物,扎实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等。
4.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等专题研讨会10次,开展题为“明规矩、严自律、树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党课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6次。
5.加强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强化网络舆论管控。开展了针对中心全体职工的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新时代防沙治沙‘XX模式’”的“沙枣花”专题宣讲;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会2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泪光中的妈妈》《一山之隔》等红色教育电影2场;利用微XX、XX云、XX县疾病预防控制公众号、多媒体显示屏、支部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介广泛宣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为健康XX行动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主要领导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制度。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职能,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偏差,有力推动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行政务公开、透明制度,并主动接受各级领导、部门和群众的监督。在采购疫苗、器械、设备、耗材、试剂等方面,严格执行政府定点采购制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勤俭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二、安全生产与信访常抓不懈
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建全安全生产制度,与各股室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成立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成立XX县疾控中心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对单位水、电、暖等安全隐患建立排查制度、排查台账,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工作,至今未发生越级上访、火灾、失窃、打架斗殴等治安事件。
三、各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项目全面完成,成功开展“铸盾-2024”全国应急演练、2024年国庆假期及秋冬季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控视频培训会议、国家传染病智能检测预警前置软件移动端小程序使用工作培训会议、应急小分队线上论文答辩等多次会议连线。二是截止2024年11月19日,全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675例,发病率764.61/10万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493例,丙类182例,无死亡病例。系统报告质量综合率100%(包括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有效证件号完整率五项)。共收到27条传染病自动预警信号,传染病自动预警响应率100%、及时响应率100%。按月、季度开展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按月开展风险评估,按季度开展趋势预测、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均已及时上报至县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同时反馈至各医疗机构。三是布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防治网络优势,推进“防、治、管”“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累计监测布病高危人员4960人,累计网报病例127例。布病病例流调率、随访率、建档率达到100%。对辖区从事牛羊饲养贩运屠宰加工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16500人。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布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平台作用,录制布病科普防治知识,各类人群布病知晓率达到98%。四是饮用水监测工作成效显著对巴镇6个监测点、10个苏木镇农场的27个监测点以及农村学校的3个监测点,共36个监测点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共72份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并按要求上报。五是地方病防治项目全面推进,碘缺乏病监测项目监测8-10岁儿童盐样尿样各240份,孕妇盐样尿样各104份。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19.29ug/L,碘盐合格率100%。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8.16ug/L,碘盐合格率91.35%。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监测项目采集全县101个村共计468份水样,水碘值在0.78-305.3ug/L之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全覆盖工作,监测病区村26个,新发现高氟地区1个,采集水氟样58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全覆盖工作,监测行政村5个,采集水样50份,砖茶2份,茶水2份,尿氟156份,做调查问卷1244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全覆盖工作,监测病区村7个、高砷氟村5个、新发现高砷地区51个,采集水砷样63份,尿砷样160份,调查问卷160份。六是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全面提高,截至目前共确诊登记结核病患者51例,其中凃阳患者32例,涂阴患者18例,肺外结核1例,共追踪患者89例。七是艾滋病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共管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23人,均已按时报告、随访。患者管理、中补项目工作持续推进中,患者随访检测完成100%、配偶检测完成100%、结核检测完成100%、抗病毒治疗比例100%、正在接收抗病毒治疗病人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比例为95%、抗病毒治疗成功率100%,及时治疗率100%;监管场所筛查194人次,已完成82.55%;检测咨询519人次,已完成109.49%;暗娼干预检测58人,已完成92.06%;男男干预检测46人,已完成93.88%;性病门诊就诊者干预检测234人次,已完成123.16%。八是丙肝防治工作持续推进。根据丙肝专病系统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10月31日,本年度(2024年1月1日至今)报告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100%,新报告(2022年1月1日至今)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100.00%,累计(2004年1月1日至今)丙肝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比例96.25%;新报告符合治疗条件的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60%。每月按时收集丙肝医院哨点监测数据并上报市疾控和填报系统中的相关报表:截止10月31日全县共完成丙肝抗体检测6440人,其中:抗体阳性24人,核酸检测2人,核酸阳性1人。肝病相关死亡病例0人。九是慢性病工作质量逐步提高。死因监测报告截止11月19日,全县居民死亡死因登记共报告503例,报告率5.7‰。重卡率0,报告及时性95%,身份证号填写完整率100%,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74.59%,审核率100%,迟审率0%,一审通过率98.77%。肿瘤随访登记报告截止11月19日,全县居民肿瘤登记共报告339例,报告率3.84‰。报告发病率2.07%,报告死亡率1.30%,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病监测项目截止11月19日,全县居民心脑血管登记共报告476例,报告率5.39‰。报告发病数530,报告发病率7.97%,报告及时性98.27%,审核及时率99.61%。十是免疫规划工作顺利进行。继续做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县适龄儿童建证建卡率达到100%;以乡镇(苏木)为单位,1-10月份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6.97%;按照2024年XX县麻疹、风疹监测指标要求,麻疹监测病例数7例,其中排除病例3例,风疹监测病例3例。截至6月30日已完成麻疹监测病例7例,风疹监测病例3例,监测病例总数10例,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数10例,报告发病率11.32/10万;要求上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7例,截止目前共上报26例,均为一般反应,其中48小时及时报告率100%、AEFI分类率100%;AFP病例监测要求我县1例/3年,截止目前已完成1例AFP病例监测,其中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100%,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100%,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100%。十一是病媒生物监测持续开展。截止11月20日,共计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52次。鼠监测18次,布放鼠笼3425笼夜、鼠夹129个;蟑螂监测6次,布放粘蟑板743张;蚊类监测24次,幼蚊勺捕法共计捞1186勺,路径法调查总路径24.45千米,调查水体数107,成蚊诱蚊灯法布放120灯夜;蝇类监测笼诱法6次,布笼数48笼。同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国家病媒监测信息系统。每个监测月后形成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并上报卫健委爱卫办。十二是职业病与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截止11月20日共审核职业健康体检个案卡3015张,完成了5名尘肺患者的随访工作,对XX县万晨千峰水泥有限公司、丰华供热有限公司和内蒙古XX金牛煤电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十三是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对我县2所幼儿园(XX县幼儿园、XX县实验局幼儿园)、2所小学(XX县实验小学、XX县第三完全小学)、1所初中(XX县实验中学)和1所高中(XX县第一完全中学)的1932名中小学生及托幼儿童开展了监测工作,对42间教室进行环境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正在开展干预工作。十四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11月19日,全县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401例,未发生暴发性事件。十五是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开展“3.24结核病宣传日”、“4.25计划免疫宣传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5.15碘缺乏病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共计举行宣传咨询活动16次,发放结核病、碘缺乏病、吸烟有害健康、预防接种等宣传画、册、单3800余份,张贴活动条幅16条、展板12块。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向广大城乡居民普及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活动共咨询群众1050余人次。走进学村社、嘎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布病、结核病防治、学生常见病防控等知识宣讲,共计宣讲17场,有1530余人参加讲座,发放宣传册4000余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十六是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高。新冠肺炎PCR实验室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826人份,新冠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120人份。2024年积极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以及能力比对,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尿碘、盐碘、水碘、水砷、尿砷、水氟、茶氟、尿氟共计16份盲样考核,自治区市场监管局2024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铁、锰、铜、锌、溴酸盐、三氯甲烷共计6份盲样考核,2024年职业卫生检测能力比对游离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硫共计2份盲样考核,市疾控生活饮用水硫酸盐盲样考核,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氟化物、硝酸盐、总硬度3份盲样考核,全区2024年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完成艾滋病初筛检测568人份,艾滋病复检7人份;梅毒初筛检测281人份;丙肝初筛64人份;完成生活饮用水进行常规指标检测141份,完成地方病水砷检测51份,水氟检测69份,茶水氟检测2份,茶叶氟检测2份,尿砷检测158份,尿氟检测109份,水碘检测438份,尿碘检测344份。十七是卫生监督工作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完成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及传染病日常督查81家,下达意见书124份,组织打击非法行医1次。完成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传染病日常监督7家,完成幼儿园日常监督5家,下达监督意见书5份。已完成全县各集中式供水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并下达监督意见书11份。完成全县公共场所监督检查185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90余份。对全县17家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下达监督意见书17份。行政处罚2家(人)共罚款55000元。完成国家双随机抽查12家,完成率100%,合格率100%;完成三盛公游乐园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及公共用品监督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1份,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落实对辖区内部分医疗机构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并完成健康证明办理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检查和医疗文书质量抽查监督工作。开展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完成了对医疗机构规范设置情况、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乱象专项监督、非法行医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专项监督、非法医疗美容专项监督和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监督,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学校教室(教学场所)的采光照明“双随机”开展抽检工作,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人员构成年龄偏高职称偏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在检验工作开展方面,许多项目有设备没人才,无法正常开展,难以满足当今疾病控制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从2008年以来未进入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使两项工作相对滞后。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有效防控传染病流行。坚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建立覆盖全县主要病种的布病监测网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保持全县传染病报告质量居全市前列。健全和完善县、苏木(镇)二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完善传染病疫情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率达100%;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新冠、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百日咳等重大传染病为重点,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以提高应对各种新发传染病的处置能力,逐步实现由控制疾病向预防疾病的转变,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其中青年学生达95%以上。健全全县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网络,配备较为完善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满足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需要。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100%接受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100%接受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城市社区和苏木(镇)卫生服务人员90%以上、村(嘎查)卫生室村医生80%以上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高危行为干预体系,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暗娼人群、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符合治疗标准的常住艾滋病病人95%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感染者95%以上接受结核病症状筛查,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95%以上。二是以乡镇(苏木)为单位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按要求完成疑似麻疹、风疹、AFP、AEFI等病例监测。有效控制和降低集体人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强化冷链建设,实现适龄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全覆盖。三是建立覆盖全县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危险因素干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等疾病发生。开展慢性病防治研究,深入开展慢性病筛查,促进早诊早治。加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定期开展消杀应急演练,提高消杀队伍的应急能力;稳步推进虫媒防治监测工作。四是为完善结核病防治机制,健全“防、治、管”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提升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逐步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五是加强地方病防治,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和饮茶型地氟病危害;及时发现控制动物间鼠疫疫情,坚决防止人间鼠疫疫情发生;布鲁氏菌病达到并维持控制标准,减少人间布病疫情。六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防控体系,提高职业病防控能力,做好职业病(尘肺)患者的诊断工作;配合用人单位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管理。
(二)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及硬件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原则上每年引进3-5名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完善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岗位培训制度。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逐步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力争1-2个学科进入全市先进水平行列。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造或新建县级检测检验中心,不断完善县级应具备的检验能力。开展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溯源等方面的试验,提高对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评估能力和预警能力。完善食品、水、空气等的卫生质量检测,作业、生活等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开展病毒分离技术。
(三)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开展公共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积极开展以公共场所和流动人群为重点的普及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健康教育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有序推进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监管对象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按要求认真完成上级上达的各专项工作,为2024年卫生监督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