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8:20 浏览:52

学史崇德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近期我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各项活动,通过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提升了政治站位、强化了使命担当。下面,我围绕学史崇德专题,结合个人学习中的所思所悟,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XJP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崇德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学史崇德这一要求,就要站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上,在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苦难辉煌的历史中,从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中汲取党史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涵养提升道德修养、始终崇德向善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追寻初心使命,赓续精神伟力,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凝聚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强大力量,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血脉。

一、“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政德即为政之德,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政治坚守。党的百年历史和实践充分印证了政德之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教化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一直处于变动中的政权得以留存,并带领人民在斗争中最终获得胜利,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益于党风对民风、政德建设对社会道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为政之德。

二、“大德”立根本、管灵魂、定方向。

明大德,就是要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回首百年党史,这种大德指引着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新时代,大德仍然是激励党员干部奋起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1950年10月,在的支持下,毛岸英随志愿军入朝作战并英勇牺牲。在的抉择中,毛泽东舍小家保大家,这是何其宽广无私的大爱!他的夫人杨开慧同志也是如此,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在上有年迈老母下有三个未成年孩子的艰难选择中,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留下遗言死不足惜,只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又是何等勇敢、大义凛然的壮举!正是无数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担当起时代重任与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德

三、“公德”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直接体现。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就把做群众工作作为三大任务之一,颁布井冈山土地法,打土豪、分田地,让穷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当年瑞金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上下两层13间房子,不仅住着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还住了普通群众、孤寡老人。苏区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把自己当作人民的长工;从领袖到士兵,都同老百姓一块苦、一块过,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深刻揭示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四、“私德”关系到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严私德是指党员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从古田会议提出思想建党,到延安整风运动,从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再到深化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始终勇于自我革命,确保了党的纯洁性。

毛泽东恋亲不为亲徇私,周恩来订立十条家规,焦裕禄不准孩子看白戏,杨善洲将重披绿装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重私德、严私德,以近乎苛刻的道德自律,展现了党的纯洁性。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发言 学习 材料 研讨 专题 学史崇德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