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5-01-17 18:46:09 浏览:1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锚定“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坚持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创新,持续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8家,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32个。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注重制度设计,统筹谋划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推进养老项目建设、优化特困供养服务、推进特困供养体制机制改革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将“整合行政企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发展社区养老”作为重点调研内容,将新江口街道和平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设纳入2023年民生实事之一,推进解决城区老年人就餐难、照护难的问题。同时,先后印发《关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困供养机构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统筹谋划,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兜底水平。推动特困供养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敬老院县级直管。调整区域布局,打破乡镇界限,择优选择建设4家区域性农村敬老院,由乡镇管理变为市民政局直接管理,资源、人员、经费保障全市统筹,以市社会福利院为龙头,形成“1+4”区域性布局,统一安置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提高农村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调整功能设置,建设医养结合型特困供养机构和失能部分失能集中照护机构。逐年对保留的区域性农村敬老院进行失能护理型床位改造,解决服务对象中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创新运营模式,坚持公益属性,鼓励社会资本对闲置农村敬老院进行整合改造,用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强化数字赋能,探索智慧养老。建成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床位管理和养老机构智慧化监管四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以平台为中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阵地、幸福E站为前哨、老年人家庭为末端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将城区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E站等养老服务资源纳入统一管理;通过人脸识别、助老信息卡支付、手机APP和终端设备,完成老年人信息采集和部门数据共享。开发“养老地图”小程序,实现老年人及其家属及时获取养老服务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服务。探索试点特殊困难老年人智慧化探访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援、健康监测、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加强设施建设,夯实保障基础。从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层面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全面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落实城区新建社区配套养老服务空间800平方米。充分利用企事业闲置资产,建设乡镇(街道)养老综合体。投资677万元在和平社区建设集助餐休闲、医疗健身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利用老城镇原卫生院大楼,投资115万元建成老城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推进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建成乐乡街道麻水社区、万家乡芭笀滩村2个老年人幸福之家。

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幸福指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符合条件的低保老年人、低收入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行、护理等“九助一护”40余项内容,由老年人按需选择。同时,逐步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00张,提供专业护理、康复治疗等服务,满足社会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持续开展以特殊困难对象“幸福管家”居家照料兜底服务为重点的服务型救助,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标签: 关于 养老 服务 体系 建设 情况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

付费复制
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1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