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2-01 16:29:17 浏览:124

关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

《荀子·乐论》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每逢新春佳节,长年奔波在外的乡党们,都会夹挤在千百万迁徙的队伍里,像候鸟一样回到父母妻子、亲朋好友的身边,回到梦牵魂绕、有着万般乡愁和记忆的故乡。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建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笔者借假日走亲访友之机,对农村移风易俗推进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但日常生活中的客事办理名目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封建迷信、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陈规陋习普遍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可避免地演变为文明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隐隐的痛点,也成为部分群众屡屡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遏制婚丧陋习和不良社会风气,推动农村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切实饯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势将成为不可逆转的浩荡洪流。

二、突出问题

(一)婚嫁方面:一是彩礼过重。一般多达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还要置办时尚家俱、电器,有的还提出购买汽车和单元房等等要求;二是讲排场,比阔气,迎亲要用高档小轿车,少则七、八辆,多则数十辆,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三是待客中的不文明现象严重。打麻将者通宵达旦,酗酒划拳现象经常发生,不文明的闹婚行为越演越烈,不但增加事主负担,还容易滋生一些社会问题。

(二)丧葬方面:一是由于受入土为安封建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对殡仪制度改革持观望态度,墓葬规格愈高占地愈多;二是丧事自入殓到出殡时间以风水先生测定为准,孝子孝女与主要亲属被要求披麻戴孝日夜守灵,吊唁人员络绎不绝、花圈泛滥,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隐患;三是邀请乐人(龟兹)多在20-40口左右,表演节目少有把关,宣扬迷信和低俗文化的迹象时有发生。

(三)奢华宴席:在婚丧嫁娶客事操办过程中,宴席铺张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全鸡、全鱼、带把肘子缺一不可,烟酒的档次不断攀升,每桌酒菜价值均在400-800元之间,宴席数量也多在60-150桌之间,给事主造成较大经济负担。

(四)随礼负担:礼尚往来水涨船高世俗观念影响,随礼数额从过去的10元、20元,到如今的50元、100元,机关干部少则100元,多则数百元。一般家庭每年随礼要3000-10000元上下,不少人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随礼、难堪重负。

(五)客事繁多:在操办婚丧嫁娶的同时,借助孩子满月、父母祝寿及生日、乔迁、升学、升职、参军、购车、立碑等理由进行宴请,宴请理由与范围不断扩大,也曾在某网络媒体看到过因出狱而大摆宴席庆祝的报道。

三、基层声音

咱们北方人都好面子,婚丧客事行情必定上涨,有钱人了面子,没钱人了债务,此风绝不可再。其实,大部分家庭都盼着,村里能牵头恢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红白理事会,抓紧管一管、治一治,彻底消除基层干部群众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多年来养成的陈规陋习就会随之瓦解。家住城关街道办白灵社区的老曹感触颇深。

据了解,该村为于两年前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修订本村的红白理事会管理制度和本村喜庆事宜的操办标准、规模,在村公开栏进行公开,并纳入村规民约。凡需要办理婚丧客事的家庭,必须及时报告社区红白理事会及村(居)两委,并在统一指导下按章办理。目前,白灵社区红白理事会已累计参与指导婚丧客事百余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四、建言献策

(一)突出重点树正气。集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为重点内容的文明家园建设,遏制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杜绝巧立名目收礼敛财、天价彩礼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村得到进一步推广与落实。

(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以乡风文明一条街、道德讲堂、农民夜校、村广播室、善行义举榜、文化(墙)广场等为主阵地,以农村集(庙)会、文化活动、红白喜事为契机,加大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力度。要把握时代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针对性地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等优秀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正反案例说教和算帐对比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健康高雅、节俭文明、喜事新办的理念,自觉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

(三)强化制度约束管控。要深入调研、梳理落后陋习、不良风气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调研等形式,结合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风俗习惯,针对性地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对红白喜事范畴、宴席标准、规模、人情随份予以上限控制;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要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公务人员家庭、各类模范、新乡贤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真正成为树新风正气的典范;探索设置陋习曝光台,对不听劝戒大操大办的人和事及时进行鞭笞和曝光。

(四)开展民风家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农村社区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纯朴民风和厚道家风,以移风易俗为重要内容,挖掘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宣传推广一批优秀的家风家训典型。通过讲家风故事与记录家训、讨论家训、晾晒家训等形式,使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等优秀家风家训成为每个家庭成员传承和崇尚的美好价值理念。

(五)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结合农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程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及道德模范、渭南标杆、陕西好人系列创建申报评选活动,做到三到户三上墙,即创评标准、申报评议、定星挂牌三到户,评创评标准、评议结果、星级标牌三上墙,户户参评、户户挂牌,引导农民群众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当文明户,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进入千家万户。

(六)狠抓文明村镇建设。抢抓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机遇,不断巩固拓展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活动室、道德讲堂等精神文明阵地,积极组建邻里守望公益志愿者服务队伍,倡导就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充分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庆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的业余时间,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潜移默化引导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工作 关于 调研报告 推动 农村 移风易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