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党誓词领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7:23 浏览:138

从入党誓词领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上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守。”

一、学习入党誓词永葆入党初心

下面向大家介绍: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使用的入党誓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这一时期誓词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永不叛党。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从革命高潮时近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党组织被打散,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宣誓“永不叛党”成为党员经得住“杀头”考验而采用的形式,成为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并作为一条铁的纪律。

抗日战争时期:新增了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做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个好的影响,使他们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最后一句永不叛党强调忠诚,就是宁死不当汉奸。

解放战争时期:又增了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实事求是,执行命令的内容。最后一句永不叛党依然还是强调忠诚。

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这个时期的入党誓词明确反映出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确定,党的纲领和章程已经规范,并成为党员的行为标准,并强调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执政了,“永不叛党”这四个字在誓词中没有表述,但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强调的还是忠诚。

1982年十二大召开,党章修订,入党誓词经过精炼概括后第一次写进党章,并重新把永不叛党写入誓词内容,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通过的党章都沿用,重申了这一内容,把忠诚赋予新的意义,提到新的高度。

从以上讲解中我们看到,各个时期入党誓词文字表述略有不同,却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红色精神的一脉相承。一是始终强调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党魂,也是我军的军魂;二是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始终强调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四是始终强调严守党纪党规;五是始终强调精通业务、努力为党工作。建党以来,新党员一般都要面对党旗,宣读入党誓词。这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转变、责任的承担和忠诚的承诺,意味着以后的人生将具有更加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二、践行入党誓词牢记忠诚使命

誓词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无数人践行了自己的承诺。让我们来看看,革命先辈们是怎样践行誓词,忠诚于党的。首先,有一种忠诚叫信念坚定。信念坚定是共产党员保持忠诚本色的思想基础。转折关头,无论是革命暂时失败,由高潮转入低潮,还是革命胜利发展,由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另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

请看一份写在红布上的入党宣誓书,这是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写的。他叫贺页朵,是江西永新人。1931年1月25日,他冒着全家被杀头的危险,加入党组织,并保存着他的入党宣誓书,坚持斗争18年,直到全国解放。1951年,他取出那份用油纸包了好几层的入党宣誓书,交给了当时的吉安地委书记李立。

李立同志将这份宣誓书呈交给了中宣部。尔后,就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并展出。贺页朵由于读书识字不多,短短24个字的誓言就有6个错别字,但谁也不会怀疑他对党的忠诚。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时,谢觉哉同志看后,就十分感动,专门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文章最后一节写道:“贺同志在写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时,不是照着底稿写,而是记熟了这句话来写。他虽然写了一些别字,这些别字并不减少它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意义。相反,使人更感到它忠实可贵”。

贺页朵的故事,是中国无数农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见证,他体现和代表着在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人践行誓词,忠诚信念的品质。

其次,有一种忠诚叫忍辱负重。共产党员有了庄严的承诺,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一盏指路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遭遇挫折不改初衷,历经磨难忠心向党。

她叫王泉媛,这位历经苦难的西路军女团长,我认识并采访她是在1988年。之后,创作完成了长篇纪实《西路军女团长》。在与她的多次交谈接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逃兵,我没有叛党。”

王泉媛参加朱毛红军,1930年入党。1936年10月,王泉媛被任命为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她率领1300多名女红军与西北马匪激战河西走廊,在弹尽粮绝之下,大部分牺牲和被俘。被俘之后,这些年青的女红军处境凄惨,有的被杀害,有的流落到甘肃、青海、宁夏,有的被强迫沦为马匪XX的妻妾。王泉媛不甘受辱,机智勇敢地从马匪窝里跑了出来,寻找党组织。这时,等待她的是怎样的命运呢?当她历尽艰辛,找到了我党设立在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归队时,由于当时情况比较复杂,她被组织拒收了。

当时组织上只给了她五块银元,无奈之下只好从甘肃沿途乞讨,历经两年多时间回到了老家——江西吉安县。老家也无法呆下去了,就到了泰和县的一个小山村自耕务农。由于她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和信任,也失去了本应该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甚至因三过雪山草地,失去了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权利。不仅如此,建国后,每次政治运动她都在劫难逃,“文革”中更是受尽凌辱被批斗,无论是戴高帽子、剪阴阳头,还是游街示众,她始终都是说:“我不是逃兵,我没有叛党”。从1936年到1986年,她用了整整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当1986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内查外调之后,给她落实政策,恢复党籍,享受正地级生活待遇时,她嚎啕大哭,并用颤抖的双手,拿出了三块银元交党费。她请求组织原谅,说当年给她的五块银元,在两年多乞讨途中快要饿死病死时,为了活下来,花了两块,现在只剩下三块银元交给党组织。王泉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相信党、热爱党、忠诚于党。

我阅读了上百部中共党史人物传记,发现了一个独特而闪光的亮点,那就是由于革命斗争的复杂性,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历经坎坷,无论是战争年代被错误监禁或错杀,还是“文革”时期被诬陷打倒直至迫害惨烈而死,他们都有一种伟大而高贵的品质,就是忍辱负重忠诚于党。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相比的,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坚不可摧的力量所在。

再次,有一种忠诚叫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气节。

建国60周年时,全国举行了一次“双百”人物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我做了如下统计:“双百”人物中共产党员有170位,其中87位是烈士党员。烈士党员牺牲时,都非常年轻,最大的59岁何叔衡,最小的才15岁刘胡兰。平均不满30岁的年龄,他们诞生一次的生命仪式是如此的短暂,而他们的热血忠诚与日月同辉。

根据我对党史人物的研究,他们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或是有稳定职业的人,有的还是从海外留学归来。

这位是小说《红岩》刘思扬的原型人物刘国鋕,他出身在四川泸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人称“七少爷”。今天,在歌乐山烈士陵园档案中,还能看到当年特务头子对他充满迷惑的审问:“你们家有钱有势,革谁的命?造谁的反?”

1949年11月27日,重庆一场大屠杀开始前,刘国鋕在香港做生意的哥哥带着黄金、名表、空白支票,再次来监狱打点,并流着泪跪在地上求他:“七弟呀,只要保住性命,出去后你愿意到美国留学我出钱,不愿意留学可以跟我到香港去做生意”。刘国鋕也流泪了,但他坚定地说:“我死了,只要党在,就等于没死。”在押赴刑场的路上,他一路高喊: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这位富家公子,就这样献出了28岁的生命。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舍弃可以享乐的生活甚至不惜年青宝贵的生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北大教授李大钊牺牲时也只有38岁,在绞刑架前他说的话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取得光荣的胜利。”血与火的年代,血与火的誓词,革命先辈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忠诚壮歌。从以上讲解中我们看到,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忠诚?共产党人的忠诚,就是一种超越生死的信仰,超越世俗的美德,超越岁月的光辉。

三、铭记入党誓词夯实忠诚信仰

当我们通过了解入党誓词,学习革命先辈以鲜血和生命实践入党誓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忠诚于党的故事,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怎样做到忠诚于党呢?

一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中铸牢忠诚。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都一再强调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今天,我们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妄想搞垮中国,还有专门的机构研究搞垮中国的办法,总结出搞垮中国需要“西化”、“分化”、“淡化”、“腐化”、“丑化”、“溶化”。美国政府的智囊机构之一兰德公司有位智囊说:现在我们对付中国比过去对付苏联难得多了。搞垮苏联只用了“西化”和“分化”。要搞垮中国,至少还要再加上“四化”,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对政治“淡化”,让共产党的干部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腐化”,让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溶化”,利用互联网或报刊舆论,把中共领导“丑化”。

现在西方通讯社垄断了世界80-90%的新闻,美国一国就控制了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超过30万小时。据统计,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稍有点积极意义的占1/4,表面不说好,不说坏,只说事占1/4,基本讲坏话的占一半以上,还是按文章篇数、报道条数计算的。要按字数计算,90%以上文字都是反华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在鼓吹西方价值观,“丑化”共产党领导干部上做文章。如果人们对党的领导人的人格产生怀疑了,如果让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下“溶化”了,那对这个党,这个社会制度的理想信念,自然就动摇了。西方敌对势力这“六化”的关键,是改变旗帜,核心是动摇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四信”动摇了,举旗的人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也就倒了。

与此同时,敌对势力还鼓吹“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其险恶用心,就是要“化”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化”掉我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习总书记为什么多次反复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重视当代革命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把忠诚于党放在第一位,指出:忠诚于党,就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因为它是有着复杂深刻的国际背景的。

据最新统计:全国有党员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1/4,不要说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战争血与火的年代,很多都属于上“互联网”,吃麦当劳、肯德基长大的一代,地方相当多厅局级干部是“70后”,甚至“80后”,我们XX的XX成份也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因此,要让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青年一代得到传承,最关键的是传承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了,忠诚于党的意识强化了,红旗才能传千秋。信仰,对一个人来说是精神支柱,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精神旗帜,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今天谈信仰变得有些沉甸甸?

据中国社科院一项“有无信仰”大型调查结果显示:“有信仰的”不到百分之三十,“没有信仰或信仰迷失”的超过百分之七十。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正是一些人信仰的缺失,人们猛然发现,兜里钱多了,思想反而空虚了;财富积累快了,道德底线反而丧失了。

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旗还要不要高举?我们生命的满足到底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我想,我们都有必要再回头看一看,静下心来想一想,站在烈士墓碑前停一停。

常常感动于方志敏烈士的那首诗: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烈士的诗我是熟悉的,我在南昌学习工作了12年,不仅瞻仰过烈士的陵墓,还去过关押烈士的地方,枪杀的刑场以及他的出生地,我同方志敏的孙子方华清还是很熟的朋友,我多次问他,爷爷方志敏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说: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

2005年10月的一天,我来到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旧址参观,看到了先辈们提出的《狱中八条意见》,让人心灵震憾。

在“红岩联线”网页上,我读到这样的留言:“《狱中八条意见》,这是革命先烈用血和泪凝结的嘱托,也是那些对党最忠诚的战士们,在生命最后一刻向自己的组织和同志们发出的忠诚呐喊。”

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价值标准,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直面时代风险考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慰忠诚于党,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370万英灵。

二是在学习实践创新理论中锤炼忠诚。入党誓词要求,党员有学习理论,提高觉悟的义务。作为党员,要在学习实践创新理论中锤炼忠诚。

1.解决好学习目的问题。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是拿来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是为了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比如对于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拉大、一些领域腐败现象多发、就业难看病难、房价高、食品药品安全、矿难交通事故和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热点敏感问题,就是要通过学习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心态,决不能因为这些改革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说成是“社会制度弊端”造成的,并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党的忠诚之心产生动摇。

2.解决好学习态度问题。我做了一个随机调查。问:你读过《共产党宣言》吗?读过《古田会议决议》吗?读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吗?有10位同志回答,知道,但没读过。我又问:读过上级下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纲要》吗?大多数同志说,听过XX组织的专题辅导,从头到尾学还真没有。这个信息反馈给我们,对理论学习个人重视不够,如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明白,那我们关键时刻理想信念就可能会发生迷茫和动摇。因此,必须要把学习理论作为一种高度自觉,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特别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建功立业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效果。

3.解决好知行合一问题。真学真信真用,才是忠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被中宣部誉为“党的理论忠实播火者”邵维正教授。邵教授从军60年,一直坚持学习实践党的理论,坚守在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虽已76岁高龄,依然站在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第一线。他走遍大江南北,累计行程百万公里,他深入XX、工厂、学校、街道,先后讲课2000多场次,听众百万人次。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把党的理论讲到底。”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有一种忠诚叫知行合一的坚守。三是在精通业务履职尽责中检验忠诚。誓词要求党员要精通业务履职尽责。作为一名党员,日常岗位上为实现党的任务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也是忠诚。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一万四千多名患者的生命是一种忠诚。他说:“我一生中有过两次宣誓,当医生我是宣过誓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誓了就要信守诺言。”请问在坐的各位您的诺言是怎样体现呢?那就是平凡岗位积极工作,每个岗位都做好党分配的各项任务。

奋进十四五谋崭新征程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员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保持政治清醒,增强发展自信,加强学习、担当作为,以奋进之姿迈向新征程,为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涵养“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国共产党就是指引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定心丸”“推进器”。即将过去的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实践证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要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无论面临的局面多么严峻、困难多么险峻、外部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凝心聚力,团结一致,让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劈波斩浪。

坚定“逢山开路”的决心意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判断。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克服盲目乐观心理,保持务实作风,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挖掘自身潜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要应时而变,增强机遇意识,辩证看待问题,于危机中育新机,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毅力。要保持头脑清醒,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从容应对风险挑战,搬开前进道路的“绊脚石”,跨越“娄山关”“腊子口”,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书写“人民至上”的幸福答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规划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经济发展中的民生“温度”。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守初心担使命,以经济热度保障民生温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更好造福人民中汇聚同心同向的发展合力。要把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毫不放松做好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工作,为经济工作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提供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服务供给,畅通堵点、疏通痛点、解决难点,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同志们,入党原则上是要举行宣誓仪式的,但根据我的调查,在实际中有的同志并没有参加过入党宣誓仪式。无论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宣誓仪式是否参加了,都应当按照入党誓词要求自己,做一名忠诚于党的共产党员。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党员 入党 初心 使命 誓词 领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