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眼睛向上学理论,坚持眼睛向外取真经,坚持眼睛向下抓落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改革的思路、促进改革的措施、推动改革的本领,体现在担当作为上、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在作风转变上。
2.坚决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克服按部就班的惯性,树牢开放先进的视野,增强争先创优的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鼓足敢打敢拼的闯劲。
3.摆正“想干事”的态度、提高“能干事”的能力、锁定“干成事”的目标,敢于经风雨、勇于受摔打、善于壮筋骨。
4.争做“实干家”、不做“清谈客”,争做“百炼钢”、不做“泥菩萨”,争做“千里马”、不做“井底蛙”,铸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攻坚克难的魄力和勇气。
5.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站在打基础利长远的高度谋思路、想办法,探索破题之策,拿出超常之举,集聚发展之力。
6.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奋力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要系统推进抓改革,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把握优先序、突出集成式、体现一致性,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
7.高质高效抓改革,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强化改革执行力、穿透力、协同力,确保各项改革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落实,早日把改革“愿景图”变成“实景图”。
8.聚力兴产业,下好创新先手棋,提升产业集聚度,激发人才源动力,实现服务增值化,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9.增强直面问题的担当和“新官要理旧账”的自觉,动真碰硬抓推进、直面问题抓攻坚,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
10.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激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增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1.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责任感、只争朝夕勇担当的紧迫感、务实落实善作为的硬作风。
12.坚持惠民生、守底线,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守牢大气防治底线,筑牢社会稳定底线。
13.抓改革、谱新篇,必须坚持抓机遇、破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抢抓外部机遇,狠抓末端落实。
14.在改革中挑重担,化压力为动力、化任务为机遇,做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15.“多干一些”的工作自觉,“快人一步”的工作追求,“奋力一搏”的工作闯劲。
16.要有大局意识,从大局上、从长远上看待改革,不因局势纷繁复杂而迷失,不为眼前得失而纠结。
17.创新主体强起来、科技成果转化快起来、创新生态优起来。
18.坚持“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多渠道发现、精准化培养、赛马式选拔、全方位监督。
19.把精力用在谋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抓项目上、把劲头用在干工作上,以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担负起“促一方发展”的重任。
20.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靠改革破解难题、靠机制增强动力,以实绩实效彰显担当作为。
21.坚持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树立向外看的意识,锚定全国最先进、世界发展最前沿,以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工作,大力培养专业化、专家型干部。
22.坚持争先创优、事争一流,调高工作标尺,点燃工作激情,推动各项工作“争第一、创唯一”。
23.强化“文不过夜、事不隔天、雷厉风行”的执行观念,拿出“舍我其谁、吃苦在前、夙兴夜寐”的精神状态,大兴“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牢“及时请示、主动报告、真实全面”的规矩意识。
24.把正视问题作为事业进步的动力,勇于面对、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强烈的奋起直追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5.把解决问题作为事业进步的途径,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以点上提升推进线面提高,以重点突破带动活跃全局。
26.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永葆“干”的作风,涵养锐意进取的朝气、锐气、正气,坚持事争一流、追求极致、舍我其谁,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境界。
27.打破一成不变的思维惯式,用思想的开放引领工作的开放,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
28.全方位重塑和提升,既提高含“绿”量,也提高含“金”量,让传统产业由跛行的巨人变成快跑的强者。
29.用科学理性的认识理清思路,以弯道超车的勇气马上行动。
30.扎扎实实抓落实、不折不扣抓落实、一着不让抓落实,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31.保持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一个标点,不放过一个数字,不放过一个词语,不放过一个公文,不放过一件小事,把严谨的作风刻在骨子里。
32.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最高标准要求自我,向最高水平努力提升,勤学善谋、拼搏奉献。
33.坚持改革创新,注重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善于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靠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活力动力。
34.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一盘棋”,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一张表”,推动“两个责任一起扛、两个指标一起考、两个业绩一起要”。
35.积极消解工作中积累的“问号”,切实增添学思践悟、心有所得的“感叹号”,坚定吹响高质量工作的“冲锋号”。
36.让示范带动成为自觉、学习教育成为日常、检视剖析成为习惯,真正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37.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
38.注重前瞻谋划、精准破题、整体推进,雷厉风行抓改革、一身正气抓改革、求真务实抓改革。
39.在铸魂培元、提能塑优上更有作为,在思想引领、学理阐释上更有成效,在助力中心、咨政辅政上更有担当。
40.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时代方位,争当“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改革促进派、“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改革奋楫者、“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改革攻坚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改革实干家。
41.改革要可感可及,在践行“正确政绩观”中树牢改革导向,在深化“联入走访”中找准改革需求,在推进“共富先行”中共享改革成果,防止凌空蹈虚。
42.改革要系统谋划,统筹好主与次、点与面,大与小、远与近,表与里、标与本的关系,防止零敲碎打。改革要革故鼎新,坚持稳中求进、因地制宜、务求实效,防止标新立异。
43.改革要把准方向,确保改革不改其色、不改其道、不改其向,防止跑偏走样。
44.举旗定向的理论之科学、继往开来的蓝图之宏伟、关怀厚爱的情意之真切。
45.在创新路上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在科研一线锐意进取、潜心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46.坚持清单管理,切实推动改革项目化;坚持系统观念,切实提高改革集成度;坚持先行先试,切实增强改革原创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升改革实效性。
47.以“干就干一流、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信心决心,以昂扬奋进的激情干劲和重振山河待后生的英雄气魄,推动政办各项工作在更高水平、更高起点上抓实干成。
48.树立“用心用力、认真办事、真抓实干、攻坚破难”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歇歇脚”“差不多”“已很好”的心态,坚决解决境界不高、眼界不宽、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等问题。
49.自加压力再出发的勇气担当、改革创新求突破的格局魄力。
50.以深厚的情怀抓改革落实,坚持民生导向,推出一批有温度、有力度的改革举措。
51.增强“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感,鼓足“人一之、我十之”的精气神,练就“会干事、能成事”的真本领,锻造“讲纪律、守规矩”的硬作风。
52.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时刻保持“充满电、加满油”的工作激情,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抓住机遇,迅速行动,以赶早的心态、拼搏的激情、实干的韧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53.坚定“改”的决心,解放思想改、紧盯问题改、试点示范改,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蓬勃力量。
54.以解放思想为锐利武器,破除传统思维、路径依赖、利益藩篱,树立前瞻眼光、改革精神、创新意识,把最要紧的思想方法搞对头,努力克服各种陈旧观念、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
55.牢牢把握政治引领“大方向”,展现助力改革发展“大作为”,全面奏响团结奋进“大合唱”,聚力推进自身建设“大提升”。
56.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落实;只争朝夕,雷厉风行抓落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抓落实;攻坚克难,敢作善为抓落实。
57.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绷紧遵规守纪的思想之弦,强化知行知止的抵腐定力,提升攻坚破难的能力本领。
58.“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势头更加强劲、“融”的质效更加彰显、“安”的氛围更加浓厚、“严”的基调更加鲜明。
59.推动“车马协同”见行见效,理顺“条”“块”关系,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深化前端快速感知、中端及时办理、末端有效反馈“三端”闭环治理机制,让“马车”跑得更快更稳。
60.实践中淬炼出的工作“法宝”,既是发现问题的“探照灯”,又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是衡量工作质量的“检测仪”。
61.善于创新的变革文化、敢做善为的担当文化、胸怀天下的全局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文化。
62.增强“如芒在背、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增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整体跃升。
63.坚决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克服按部就班的惯性,树牢开放先进的视野,增强争先创优的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鼓足敢打敢拼的闯劲。
64.提振精气神,锻造真本领,树立新导向,营造好生态,全面敲响“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奋进鼓点。
65.锻造实干担当的过硬作风,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形成敢作善为、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66.坚定跨越赶超的信心决心,树牢开放意识、对标意识、特色意识,全力以赴锻长板、补短板,争第一、创唯一。
67.在高质量发展中打硬仗。拿出坚韧不拔、务求必胜的勇气,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68.坚定跨越赶超的信心决心,树立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69.服务大局促发展,紧盯中心议大事、抓住关键促落实、实干争先强担当,对标高质量,开创新局面。
70.提升作风能力抓攻坚,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谋跑争抓,担当实干、比学赶超、真督实考。
71.攻坚克难,打出较真碰硬的狠劲来。要直面问题,拿出敢于斗争的勇气,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摆脱害怕触碰矛盾的旧观念,鼓足披星戴月、昼夜兼程的干劲。
72.高起点推进,所有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一项都不能放松、一点都不能放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发扬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作风。
73.打破按部就班的思维,增强创先争优的意识,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谋划中。
74.敢于较真碰硬,向最难的问题率先开刀,把最难啃的硬骨头放在最前面。
75.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推动落实,破除“中梗阻”,打通最后“一米”,做到一抓到底、末端落实。
76.增强改革创新自觉,打破惯性思维,摒弃传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真抓实干,打通痛点难点卡点,把改革创新体现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
77.转变传统观念、打破路径依赖,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能做别人做不成的事,以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78.以创新的思维抓改革落实,主动增强思变、谋变、求变的意识,让各项事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79.抓好改革目标、抓好改革重点、抓好改革顺序等重要方面,以期取得更好的改革成效,从根本上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低效改革和“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效改革。
80.以坚定的改革意志、过硬的改革本领、实际的改革成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稳扎稳打、善作善成。
81.改进能赢的办法,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理念,强化精品意识,及时总结改革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力争形成一批在有地位、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成果。
82.强化敢拼的担当,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找准改革切入点,打好改革组合拳,确保改革干一件成一件。
83.提升善谋的本领,始终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做到立足现实本位谋、紧跟形势创新谋、举一反三发散谋。
84.做到业务一口清,实践一手精,争当通晓改革的“政策通”、熟悉情况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多面手”,努力成为改革工作的“行家里手”。
85.改革的钉子时时“钉”、长久“钉”、反复“钉”,做到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改革成效不打折,以久久为功的信念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
86.在共识共为中扛起改革担当,在善作善成中提升改革实效,在久久为功中狠抓改革落实。
87.在靶向定位精准“引”上下功,在因材施教精细“育”上使劲,在量体裁衣精确“用”上出招,在润物无声精心“留”上用情。
88.面对现实之痛、时代之问,唯有审时度势、率先布局,才能以战略主动谋取历史主动,以战略“落子”激活整盘棋局。
89.齐心协力搭建“新”平台、全力以赴打造“新”引擎、不遗余力壮大“新”力量、持续发力叫响“新”品牌。
90.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打好“提前量”,在“扶新培强”“无中生有”上下功夫,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
91.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努力在新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92.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画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同心圆”,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树牢“统”的意识,全域一体、协调联动,做到“互相补台,好戏连台”。
93.发展的“同心圆”,蕴藏着跃升的“向心力”。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聚合资源、抱团发展,就能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4.在思想上坚定“改”的必要性,在行动上明确“改”的发力点,在举措上注重“改”的示范性。
95.大胆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探索中总结出拿得出手的经验做法,在工作中创出叫得响亮的业绩品牌,在思考中梳理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模式,切实让试点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取得实效。
96.思想观念跟得上新时代要求、思维模式跟得上市场经济要求、行为方式跟得上现代化要求,以思想之变引领作风之变、促进发展之变。
97.统筹处理好当下“渡难关”与长远“促发展”的关系,增强守正创新的本领、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本领,既要“在其位谋其政”,又要“上位谋划、本位操作”,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9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99.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态,辩证看待“逆境”“低谷”“挫折”,耐得住寂寞、吃得住清苦、受得了委屈,始终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100.决不能听到“牵头”就“缩头”、听到“负责”就“塞责”。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始终履责于行。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找准定位谋划工作,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奔跑”,善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