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赴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X中X会精神时的讲话
刚才,市级部门和县上的同志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X中X会,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感受、体会和打算,谈得都很好,关键在于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抓落实。镇上和村上的同志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讲得都很实在、针对性很强。下来后,我们要认真梳理,在工作中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通讯手段先进了,干部和群众的有效沟通却少了;交通条件改善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文化素质提高了,干部“百姓话”却不会讲了。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就“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中的“坚持人民至上”谈一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这些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要把群众当亲人,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端正与否的试金石”。群众养育了我们,成就了我们的事业,给予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如果把群众比作是水,党员干部就是鱼,我们决不能因为能够在水里“遨游”就忘了本,忘了我们自己也是来自群众、本身就是群众,否则就会成为“无水之鱼”。因此,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心思用在增进群众感情上,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群众、服务群众,用真心付出真情,用真情赢得信任。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一样办好,把群众的倾诉当作家人的话语一样倾听,把群众的来信当作家书一样对待。对群众的诉求,有政策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我始终相信,老百姓是最善良、最朴实的,对党和政府暂时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把解释工作做细致了,群众是能够体谅党委政府的难处的,“怨”和“气”自然也就理顺消除了。
二是要把群众当老师,在工作推进中充分汲取群众智慧。小平同志曾说“党的领导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依靠群众。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看不起群众,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同非党人士商量,天天看领导的脸色,将来一定要栽大跟头”。这些经典话语,拿到今天来讲,仍然不过时。在我们的工作中,一些同志看似忙里往外“拼命干”,但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而且群众还不认可,关键原因在哪里?就在于他脱离了群众,只顾自己干、不听群众说。因此,我们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解决好不愿面对群众、不敢面对群众、不会面对群众等问题,主动放下身段,俯下身子,真心实意地当群众的学生,经常带头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干,把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和鲜活经验总结好、提炼好、推广好,真正把各种惠民的好事办好、办实在,办得群众接受、群众认可。
三是要与群众共甘苦,在行动上凝聚群众力量。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我们现在谈不上与群众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起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聚焦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上,要把功夫下在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厉行节约、艰苦奋斗上,把有限的资源、资金用在打牢发展基础、增强发展潜力上,用在提高发展能力、提高发展质量上,用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特别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切实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各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上,体现在发展为民上。
四是要请群众做裁判,在是非得失上让群众说了算。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干部是为民办实事,还是做表面文章,群众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我们xx村的xx同志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为什么群众就信服他、拥护他?就是因为他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无论修桥修路还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无论是为群众衣食住行还是争取上级更大支持,都看到他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为民情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如明镜,群众正是因为看到xxx是在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而且办成了事,才支持他、拥护他、爱戴他,xx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如此顺利,xx村面貌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让群众做裁判,就是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最好的标尺,把群众的批评作为最大的动力,把群众的肯定作为最佳的奖杯,把精力放在为民干实事上,不能放在塑自我形象上;放在群众得实惠上,不能放在追求表面数字上;放在求工作实效上,不能放在攀比口号上;放在解决紧迫的难题上,不能放在敷衍应付上,真正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希望同志们认真践行。
五是要让群众得实惠,在发展成效上让群众共享。毛主席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提出“我们应时刻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钯,找什么人去教他们呢?小孩子要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毛主席当年提出的问题,事事具体,却件件关乎民生,件件对群众都是大事。虽然我们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是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我们开展xx学习教育,就是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革命先辈一心为民的爱民情怀,把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放在心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谋取幸福;就是要下决心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形成一套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让领导干部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生活习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实让群众得实惠。为了群众得实惠,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就是要去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把党的宗旨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不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上。
头条号【组织工作日常】,最新最全最专业党建资料库,持续更新。扫码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