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人的免费资料库 –请点击:www.mishugongzuo.com材料交流群,请加微信tizhisiri
高铁试验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我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旅游乡村示范村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实现推进精准扶贫攻坚为“落脚点”,结合大悟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就高铁经济试验区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和基本情况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同时,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按照试验区总体规划,高店河以南主要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新城区,高店河以北和高铁站以东的老村庄、山体、水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区,作为新城区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区,产业规划是符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让试验区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试验区城镇化“红利”的有效途径。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大悟县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及《大悟县关于推广金岭路径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并与各乡镇(区)签订了《推广金岭路径推进全域旅游脱贫攻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提出了围绕城区“三山、三水、三线”示范区建设规划思路(即:三山:礼山、泉水寨、大魁山;三水:澴河、高店河、黑河;三线:绕城南路、绕城东路、G346国道),覆盖面100平方公里。我们试验区全部纳入其中。试验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结合现有资源,主动谋划,积极实施,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快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乡村示范村建设,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二)高铁试验区基本情况
1.乡村基础薄弱。试验区辖喻河、三合、夏河、杨畈、新河5个行政村,共有68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湾,3725户,总人口12903人。全区共有贫困户865户,2474人,其中三合、夏河、杨畈、新河4个村属于重点贫困村。在高铁建设中,5个村在征地拆迁建设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旅游乡村项目,促进脱贫攻坚十分重要和紧迫。
2.区位优势明显。高铁经济试验区位于大悟县城东部,东与高店乡接壤,西与大悟县城区、大悟经济开发区相连,区域直径东西约9km,南北约4km,国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试验区东部设有京广高铁孝感北站(二级站),西部设有京港澳高速大悟出入口,是鄂北的交通枢纽,湖北的北大门,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可围绕高铁站和试验区新城区配套服务打造差异化产业,满足旅客和落户企业餐饮、休闲、住宿、旅游等方面的需求。
3.自然资源丰富。高铁试验区属低山丘陵地区,山青水秀,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北面自东向西有尖山观、大魁山、小魁山三座海拔300-400m的山峰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南面孤山寨、礼山两座山峰遥相呼应。高店河、刘家河两条支流在试验区内交汇,婉延12km流入澴河。境内有碾盘山水库、新建水库、西沟水库、小水岩水库、陈湾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常年蓄水总量200多万方。几年来,在原有山场植被保护基础上,植树造林8000余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另外古老村庄、大魁山寺、尖山观、飞来石在网络上和民间颇有人气,自驾游络绎不绝。
4.高标准规划。大悟县高铁经济试验区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京广高铁和孝感北站建设为爆发点,结合大悟实际,做足大悟到武汉28分钟文章,放眼全国来定位,委托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团队,高标准进行规划;突出以生态建设为前提,打造“中国红色老区、湖北高铁新城、养生宜居胜地”三大名片。
坚持规划先导,高标准科学规划设计。2012年,县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做了28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并纳入城区2012--2030年总体规划,试验区2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和产业规划已经完成,为试验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坚持产业主导,系统谋划了“七大产业”,按照“十三五”规划,结合试验区产业规划,协调谋划了“七大产业”区,即:生态文化综合区、康体养生养老产业区、生态农业观光产业体验区、滨水高端居住养生区、科教文化产业区、体育运动休闲综合区、临站商务商贸产业区,主导产业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
坚持招商引资,强力推进产业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引进了省联投集团、长城建设集团、当代集团、中广核、中信戴卡、保利集团、碧桂园等知名企业,引进了华师传媒、晴川学院、书生学校等高校名校。今年,又新引进了松塔开心农场、童梦水上乐园项目。
5.初步探索了产业基础和发展模式。2010年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张学军,创办了大悟县碾盘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150余亩,投资1600余万元,养殖孔雀、鸵鸟等珍禽10000余只,鱼鳖混养50余亩,种植蓝莓、山楂、猕猴桃等50余亩,同时经营农家乐,年产值500余万元,带动当地就业30余人。为扩大该公司的经营规模,把该项目纳入乡村振兴和旅游示范项目,2017年10月30日,大悟县政府与该公司签订了《大悟县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书》。经协商,在与张学军签订协议中,土地流转由村委会对农户签订,明确优先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旅游观光园用工,门票收入的5%给予村委会发展村级经济,预计每年游客50万人,门票收入1500万元,村级收入可达75万元。
二、试验区建设情况
经过5年的建设,已初步建成“高铁新城”基本框架,顺利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项目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逐渐成型
按照规划要求,各项基础设施逐步配套落实,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
- 建设完成还建房共三期,总面积272349.77平方米,共2024套,已分配到户1548套,1400余拆迁户入住还建房;已建成140亩公益性公墓,迁坟4000余宗。民生工程建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征地拆迁协调工作。
- 建成高铁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游客集散中心、完成了将军大道、规划五路、规划九路、大成路、经二路、经八路等路网建设,试验区交通路网覆盖面扩大,区域内交通便捷。
- 建成了大魁山110kv变电站,全区供水管网已与县城供水主管网并网供水。各类通讯网络全覆盖。
- 建成了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各一个。
(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逐步提升
1、万亩植树造林工程取得实效。2014-2015年举全县之力在试验区栽植湿地松、乌桕、桂花等绿化树木150万株,昔日的万亩荒山现已绿树成荫。
2、河道整治规划实施。完成高店河流域和刘家河全程17.9公里生态治理高标准规划设计,即将通过PPP项目、代建等模式实施建设。通过河道排蓄水治理、水岸景观、滨水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
(三)招商项目迅速集聚,城市魅力逐渐显现
1、引进全国500强民营企业——长城集团。合作开发13平方公里的临站商务区。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建成临站商业风情街、华美达酒店、高铁新城企业总部、展示中心、人工湖、山河院子等项目,完成一期建筑100000平方米,完成投资8亿元。
2、引进湖北省著名国有企业——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15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区,目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已完成核心区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经二路、新悟宣线、经八路等5.5公里路网配套工程及黄麦岭大厦建设。县公安技侦大楼、司法服务大楼、法院审判大楼、档案局、中医院已落户建成投入使用;黄麦岭小区、学校完成土地平整工程,主体工程进展顺利。
3、引进2所大学发展科教产业——武汉传媒大学、武汉晴川学院。建成后可容纳学生6000人,将设立现代影视大厅、民用航空培训、国学院等8个学院24个本科专业的现代特色教育,开创大悟县高等教育的先河。
4、在建项目加快推进——2018年试验区在建项目共6个,总投资约28.45亿。
高店河流域和刘家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高店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采取PPP模式,规划总面积约3040.5亩,总投资8.0188亿元,总长17.94公里;刘家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占地面积563.55亩,总投资约1亿元。将高店河流域和刘家河人工湖打造为防洪、娱乐、休闲、旅游、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屏障和城市公园,为实现我县全域旅游重点旅游景区的联通发挥轴心作用。
大悟县市民之家、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6.8亩,建筑面积66644.2平方米,总投资约4.2亿元。市民之家项目将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全面提升职能部门服务效率和水平,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文化中心的建设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悟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266.56亩,建筑面积81336.5平方米,总投资2.39亿元。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科教文化区功能的提升,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带动本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联投大悟高铁生态新区建设项目:黄麦岭小区一期总建筑面积约7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黄麦岭学校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将进一步推进黄麦岭矿业肥业与试验区产城融合,发挥新业态对新城的支撑作用。
晴川学院大悟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470亩,总投资约8亿元。学校建成后不仅将为所在区域带来大量的高知、年轻人群,提升区域的整体活力,同时,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源源不断的职业化人才将为区域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新动力。
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规划面积约4000亩,总投资1.5亿元,该项目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及珍禽特种种养殖于一体的体验休闲观光园。预计2020年开园,每年实现接待游客50余万人,门票收入15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200余人,增加项目所在村群众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试验区提供旅游配套服务。
5.加快招商项目早签约、早落地——中信戴卡、保利集团、碧桂园。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信戴卡汽车轮毂项目、保利集团康养项目、碧桂园高档住宅项目落户高铁试验区,目前完成项目选址和前期规划对接,下一步加快签约和落地建设。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
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示范村试点以来,积极与社会资本和企业沟通协商,并于多家旅游规划设计公司讨论研究,初步提出了试验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思路。
1.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思路:乡村振兴战略紧扣“红色高地、绿色崛起”发展定位,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围绕城区“三山、三水、三线”示范区建设规划思路(即:三山:礼山、泉水寨、大魁山;三水:澴河、高店河、黑河;三线:绕城南路、绕城东路、G346国道),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实施“旅游+”项目,把乡村振兴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试验区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2.乡村振兴项目初步设想。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要求,结合试验区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具体项目初步有以下设想。一是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围绕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打造旅游集散中心、生态农业采摘、珍禽特种养殖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民宿体验为一体的体验休闲观光园。主要建设游客中心、李家河乡村整治、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打造孝感北站站前乡村振兴示范区。二是大魁山城区森林公园。以大魁山为中心,打造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供人们游览、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的活动场所,让游客与绿色同行,尽享森林公园的野趣、乐趣、童趣、情趣。公园内山体密集,山冲众多,群峰迭翠,古树参天,动植物种类繁多,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游人春可览莽莽花海,夏可乘林海清凉,秋可眺金果红叶,冬可赏玉琢冰雕,自然风景相当优美。同时张、严、胡、吴等八大姓共建大魁山寺的传奇故事,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旺盛的香火等人文景观,更添公园魅力。三是加快环境整治。一方面加快村庄环境整治。试验区5个村共有26个自然湾,除将军大道以南的付家湾、涂家楼、杨家垄、刘家河、小夏家冲等5个自然湾整体搬迁至还建区,还有21个自然湾2300余户在将军大道以北,由于经济底子薄弱、产业规划落后,乡村环境差,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艰巨。我们将三合村李家河作为乡村振兴项目起步区(站前一路至碾盘山经过的李家河,是孝感北站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也是离高铁站最近的自然湾)。通过改善交通、改造环境、立面改造、发展产业加快村庄环境整治。一方面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对规划区内林地和山场,采取义务植树和市场购买方式,栽植湿地松、乌桕、紫薇、桂花等绿化树木,使试验区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对规划区内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即通过PPP项目、代建等模式实施建设,完成高店河流域和刘家河全程17.9公里生态治理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河道排蓄水治理、水岸景观、滨水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生态环保、美丽宜居的优美环境。四是悟小菊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旅游开发。在高铁线以东喻河村G346国道沿线,利用丘陵岗地开发建设5000亩中药材种植加工和旅游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苗圃试验田、种植基地、休闲观光、药材加工等内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实现整体规划配套到位、资金技术销售统筹、收入分配双赢的目标。五是加快旅游招商项目的建设。两年来,围绕站前、孤山寨、G346、绕城东路,我们签约有碾盘山孔雀生态旅游观光园、孝感童梦水上乐园、长城松塔开心农场3个项目,在谈项目德成祥盛养老养生城1个项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加快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四、推进项目建设需要的政策支持
由乡村振兴涉及面广、投资大、收益慢,希望在争取项目政策、资金、人才上给予支持。
(一)政策支持。一是明确支持的项目内容。如: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公共设施(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电力通信等方面给予在立项、规划、建设方面给予支持。二是明确统筹协调机制。县委县政府要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行政区完成项目的征地拆迁、流转和建设协调任务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在争取政策、项目立项、实施过程等方面的服务责任,明确项目支持的工作流程,提供高效服务。
(二)金融支持。积极争取金融扶持政策,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搭建融资平台,使乡村振兴项目融资渠道畅通,资金投入有保障。
(三)人才支持。出台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的投入建设机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谋划项目的同时,特别是加强热爱“三农”的各方面人才的引进工作,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四)加大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主导之外,需要吸引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和广大创业者的参与,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一次性高标准规划,包装好重点项目,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发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营造乡村振兴“大合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