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家园网(www.wenmijiayuan.com)整理,每天更新优质范文让写材料变得简单!
烈士纪念馆陈列展解说词
各位来宾:
欢迎参观XX烈士纪念馆《XX革命历史与英烈事迹陈列展》
XX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自西汉设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XX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曾多次爆发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批在外求学的XX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点燃革命火种,1926年9月创建XX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XX支部。从此,XX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
大革命时期,“红旗卷起农奴戟”,工农运动如火如荼。二万五千名工农群众参加工会、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绅。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率红军多次转战XX;湘鄂西苏区创始人周逸群、段德昌来宜发动三万多农民参加饥民暴动,建立红军游击队和县苏维埃政权,创建枝(江)宜(都)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XX地方组织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激励XX儿女踊跃参加抗日救亡;鄂西会战,二千抗日官兵血洒疆场。解放战争时期,张才千、李人林将军率解放军江南纵队在宜两渡长江,驰骋大江南北;梁兴初、梁必业将军率四野三十八军四万雄师旌指江南,解放全县。从1926年至1949年7月,XX共建立12届中共县委,45个区委、支部、小组,1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和4支红军游击队,在湖北人民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众多XX英杰为国为民献身。他们之中有百战忘我的独臂上将贺炳炎、骁勇善战的红军师长叶光吉、宜昌市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从小立志“为国家出力”的中共襄西地委书记苏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汉口一小支部书记孙富远、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连长陈玉山和血染抗日战场的爱国将士、为XX解放而捐躯的解放军官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英烈、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公安干警……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XX松木坪冬青树战斗红军烈士群像浮雕,就是众多烈士英雄形象的生动再现和缩影:
1932年2月25日凌晨,在XX松木坪冬青树宿营的红军鄂西游击第二大队,突遭国民党军队三面袭击。危急关头,副大队长龙平率十余名队员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英勇抗击敌军进攻,掩护大部队突出重围,不幸全部牺牲。敌军喝令被俘的游击队员赵伯臣跪下受死,赵伯臣盘腿而坐,昂首笑对敌人的枪口:“好!这次革命未成功,老子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再来革你们的命!”从容就义。烈士们视死如归的凛然英姿,如挺拔的青松,将永远定格在人民心中!
第一单元、大革命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重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八国联军铁蹄的践踏和甲午战争的腥风血雨中,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位于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江交汇的航运码头XX县城,成为外商向鄂西南高价倾销洋货,廉价收购土特产品,进行经济侵略的商贸据点。全县土地大部被地主占有,占全县农村人口百分之四点五的地主,竟占有全县百分之六十五的耕地。古老背大地主冯兆坦占地达一万多亩。其子洋洋得意地向人夸口:“我们的田,骑着快马一天还跑不完!”而占全县农村人口百分之六十五的贫农、佃农,仅占有总耕地的百分之十一,不得不向地主租佃土地耕种,受其残酷盘剥。社会贫富悬殊。劳苦人民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双重压榨,生活极端贫困。
1921年12月30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XX饥民挤在县城城隍庙前,眼巴巴地盼着官绅赈饥(图A1)。
而衣着光鲜、养尊处优的陆城地主兼商业资本家鲜于南谷的眷属则在雅致的后花园中悠然合影(图A2)。
饥寒交迫的XX穷苦妇女穿着千眼百孔的烂衣在路旁乞讨,手中的讨米棍岂能挡住富家的恶狗;穷苦人家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和赤脚少女手摇纺车日夜劳作,仍然衣衫破旧、面黄肌瘦(图A3)。
低矮、简陋、破败的土墙茅屋是民国时期XX贫苦农民的栖身之所(图A4)。
XX最大的买办资本家鲜于利川家族开办的“鲜于新记”商号与英商亚细亚石油公司签订的商业合同,将XX人民的血汗钱源源不断地输入外国资本家的囊中,鲜氏家族也从中爆富,成为拥有三千多亩良田、数百万元资产的XX首富(图A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求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列主义。
这本珍藏于XX市档案馆、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1915年创办、XX知识青年购买的《新青年》杂志,见证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列主义在XX的传播(图A9)。
1917年,XX进步知识分子,留日学生苏佩珊、罗桂岑创办XX尚实中学,实行新式教育,传播民主革命思潮,启迪、影响了罗光翟、罗克强、苏震、刘真等一批青年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预备队(图A12)。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正在北京法政大学就读的XX拖溪青年学生胡敌,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受到马列主义的熏陶,1923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宜昌市第一位中共党员。
这本1920年由陈望道先生翻译、印有大胡子马克思头像的《共产党宣言》,启蒙胡敌接受马列主义,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宏大志愿!(图A8)
1924年,胡敌回到家乡拖溪。这位年收六百石租课的大地主之子成了背叛地主阶级的“逆子”。他痛责父亲:“要农民交租是罪恶!是不会长久的!”迫使父亲忍痛卖田60亩,供他创办冠英小学。他免费招收穷苦农民子女入学,实行新式教育,宣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双手万能、金钱万恶”。(图A10)。革命思潮如一缕春风,吹进封建闭塞的山乡。
1924年,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9月,中共XX支部成立,胡敌任支部书记,秘密发动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
XX洋溪东岳庙堤台,是威名赫赫的贺龙元帅北伐时期的战斗遗址。1926年12月12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龙将军率军占领洋溪,在此亲自操炮瞄准,炮轰溯江西逃的敌军轮船(图A14)。
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XX。中共XX支部发动25000余名工农群众参加工会、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绅,铲除封建势力,查禁鸦片烟毒。工农运动席卷全县,如火如荼。时人誉其革命声威为“鄂西各县之冠”!
1927年1月17日,中共XX支部及各群众团体与北伐军驻宜部队共一万多人在县城山陕会馆前大操场隆重集会,通过“扩大反英运动”“废除一切苛捐杂税”“禁绝贩卖、吸食鸦片”等十一项革命提案,并绕城游行一周。满城人流如潮,红旗飘飘,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响彻古城上空,被《汉口民国日报》誉为“实XX破天荒第一盛会也!”(图A13)。
始建于唐代的陆城佑圣观,大革命时期成为革命集会的会场。这幅中共XX支部书记胡敌在佑圣观古戏台上振臂高呼,慷慨激昂地进行革命演讲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工农运动的火热场景。“我们共产党人是为贫苦穷人打天下”的呐喊,永远地刻在了工农群众的心中!(油画)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5月8日,白色恐怖笼罩了XX城,国民党叛军伙同土豪劣绅抓捕胡敌、罗克强、罗光翟、江崇本、熊慕弼等8名共产党员、革命人士,捣毁中共XX支部机关。
穷凶极恶的土豪劣绅将胡敌等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捆绑吊打,锹拍棒击,秤锤击头,拖出游街,交给四川军阀杨森部队关押杀害。共产党人的殷殷鲜血流淌在XX街头。《汉口民国日报》以《XX县党员之浩劫》的醒目标题报道了这起震惊全省的XX五八惨案(图A18)。血的教训告诉共产党人:只有拿起枪杆子,才能捍卫人民政权!
然而,共产党人并未被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所吓倒。6月,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耳聆听毛泽东教诲的共产党员陈德华随国民革命军西征,回到家乡XX,重组农民协会,延续了XX革命火种。
第二单元、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顽强地继续战斗。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XX共产党人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暴动,掀起了土地革命的暴风骤雨。
XX陆城向家巷青砖黛瓦的江南宁阳会馆,是1927年12月成立的XX第一个中共县委机关的住址(图B2)。XX县委以在此开办的荆宜南岸汽车公司为掩护,在城郊组织小型暴动,策动驻宜国民党军二个连投奔贺龙红军。
大革命失败后,XX县农协主席陈德华回到家乡XX安福寺,以“受压迫由退让起,得平等从奋斗来”等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对联、歌谣,启发农民的革命觉悟,创建了XX最早的农村党组织:中共陈家垸子支部、徐家嘴支部。向他的老师毛泽东学习,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图B2)。
1928年7月,湘鄂西苏区创始人、中共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身着灰布长衫,来到XX安福寺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号召“穷人挺起身子,推翻压在头上的土豪劣绅,把田从地主手中夺回来!”(图B2)
1928年9月4日,设在县城江南宁阳会馆的中共XX县委机关被敌破坏,化名“张立仁”的共青团鄂西特委书记张逸凡等三名共产党员在县城东门外英勇就义(图B3)。
12月,中共鄂西特委在XX安福寺徐家嘴重组中共XX县委。徐家花屋这座始建于清朝的古老建筑,成为中共XX县委、松枝宜县委、枝宜县委三届县委机关的驻地、土地革命时期XX的革命中心!(图B3)
1928年,鄂西大旱,赤地千里,粮食几乎绝收,而官府的捐税和地主的租课则照样催逼,粮商趁机抬高粮价,成千上万的饥民拖儿带女,逃荒要饭,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
1929年初,湘鄂西苏区创始人、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段德昌来到XX安福寺,指导中共XX县委发动饥民斗争,号召饥民“吃大户”,抢分土豪谷米(图B3)。
在中共XX县委书记徐国炎、中共枝江临时县委书记王天鸿的领导发动下,以安福寺地区为中心的饥民暴动,如燎原之火,十几天内由几千饥民参加发展到三万饥民参加,撞开地主大门、围墙,抢分了几十家土豪的数千石谷米。一群无畏的小脚妇女,竟然赶走荷枪实弹前来镇压的保卫团,缴获八支步枪。暴动地域遍及XX、枝江、宜昌、当阳四县边界地区,沉重打击了四县边界地区的地主豪绅势力,并从中诞生了一支红色赤卫队。(图B3)。
波澜壮阔的安福寺饥民暴动为创建苏区奠定了群众基础、锤炼了武装骨干。红军鄂西游击第二大队和枝宜游击支队等革命武装先后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打土豪,袭团防,实行土地革命。于1932年初创建了以XX安福寺地区为中心的枝宜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县苏维埃政权——枝宜革命委员会。
1932年5月28日,中共枝宜县委为了巩固苏区党组织,发布了《关于党的组织严密问题》的通告,以应对国民党的“清剿”与破坏。血的教训告诉共产党人: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保守党的秘密就是保护党的生命!(图B4)
1932年7月1日,枝宜革命委员会颁发布告,禁止将粮食运出苏区。这份盖有“XX县革命委员会”印章、珍藏于夷陵区档案馆的革命文献,成为XX县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图B5)。
在XX江南亦先后建立了中共洋明区委(图B6)、周家垴支部(图B8)、清圣庵支部、青林寺支部,发动农民抗租抗债,抗捐抗税。红军松枝宜游击大队、鄂西游击第二大队先后攻克松木坪、洋溪等团防据点(图B19、B20),与江北苏区的武装斗争遥相呼应。1932年4月,国民党XX县政府在给省政府的报告中惊呼:“自本县安福寺被红匪攻陷以来,匝月之间,大江南北,暴动四起,局势极为严重!”敌人的惶惧反衬了红色苏区的发展壮大。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率工农红军第四军、红二军团多次转战XX。贺炳炎、叶光吉、陈玉山等XX人民的优秀子弟奋然参加红军,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图片
出生于XX松木坪镇江家湾的贺炳炎,从一个放牛娃、小铁匠成长为成都军区司令员、解放军上将。百战忘我,屡建奇功,十一次负伤,失去右臂,是全军闻名的独臂虎将!(展柜)
带着24匹骡马、货物投身红军的潘家湾乡叶家湾人叶光吉,在血与火的熔炼中,从一位赶骡马的骡客成长为英勇善战的红军师长(灯箱、图B14—17)。
出生于高坝洲镇柏子堰的红军连长陈玉山,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解放战争的锤炼,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解放军团级军官(灯箱、塑像、图B18)。
1932年8月,在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中,枝宜革命根据地丧失,12月,XX党组织被敌破坏,1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苏震、刘真、马啬、朱语今、孙士祥、罗蓝、彭润民等一批在外求学的XX进步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先后在外地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和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和抗日爱国运动!(图B21)
第三单元、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进攻卢沟桥的隆隆炮声,点燃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怒火。为抗击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在武汉就读的XX籍青年学生、中国青年救国团团员苏震、刘真,奉党的指示回到家乡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重建中共XX组织。
苏震,一个十二岁就在小学作文中立下“我们毕业以后,必定要有为国家出力的远大志愿”的爱国志士,毕生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宜昌特支委员、荆当远中心县委书记。1940年8月任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新四军襄西独立团政委、在奔赴襄西抗日前线的途中被顽敌杀害,年仅26岁,用生命践行了“为国家出力”的诤诤誓言!(苏震灯箱、塑像、图C2)
刘真,出身于陆城大地主兼商人家庭,为了救国救民,抛弃富家少爷的优裕生活,在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将祖上遗留的70亩田产卖掉,捐献给党组织。他创建了抗日时期XX第一个党组织:中共XX支部,历任中共当阳县委书记、襄西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五师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驰骋于江汉敌后抗日战场(图C3)。
刘惠馨,一位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的才女。面对国家沦亡,她抛弃了“工业救国”的幻想,投身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组建中共XX县城支部。她在自编的党员教材中谆谆告诫新党员:“无论敌人怎样用甜言蜜语来欺骗、用金钱美女来引诱、用高官厚禄来笼络,我们始终要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绝不被敌人收买和利用;无论敌人怎样用严刑来拷打或用枪毙来威逼,我们要丝毫不动摇,绝不在敌人面前投降!”1939年11月,时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的刘惠馨在恩施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赞颂她“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朽模范!”(图C5)
中共XX地方组织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迅速发展壮大。中共松枝宜工委、松枝宜中心县委,安福寺区委、枝城支部、松木坪七七纱厂支部、荆南中学支部、鸾凤岭支部、敦本小学支部等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诞生在大江南北,成为XX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
中共松枝宜中心县委、七七纱厂支部在松木坪难民工厂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话剧。《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的雄壮歌声,激发了八百多名工人的爱国、生产热情!(图C17)
在中共县城支部的宣传动员下,县城同裕茶行的女工拿出自己微薄的薪资,为前方抗日将士捐献棉衣。
中共枝城支部党员来到一五六后方医院,精心护理抗日伤病员(图C4)。
中共荆南中学、敦本小学支部党员,举办《怒涛》《烽火》壁报,宣传抗日救国:走乡串户,慰问抗日军属(图C8、C16)。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37年10月,XX籍八路军将领贺炳炎指挥的山西雁门关伏击战,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位时任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六团团长的独臂虎将,仅率四个连的兵力伏击一百多辆汽车组成的日军车队,一举毙伤日军300余名,击毁汽车20余辆,受到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战后,身先士卒,挥枪冲上火线与日军舍命拼杀的贺炳炎才发现,胸前的军衣被日军的子弹击穿了一个洞。(图C10、雁门关伏击战雕塑场景)
1943年5月,数万日本侵略军从XX渡江南犯,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在这次鄂西会战中,二千多名抗日阵亡官兵血洒XX山河!
率领七十九军在鄂西会战XX追击战中猛击日寇的中将军长王甲本,人称“硬仗将军”,1944年9月在衡阳会战中壮烈牺牲,1985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是2014年国家首批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一。(灯箱2)
XX烈士陵园,当年是日军盘踞的仙帝庙山头据点,82岁的十里铺村老人熊远春当年亲眼目睹近百名中国军队官兵在进攻仙帝庙日军山头时,中弹倒在这片山坡上,永远安息在这里!(图C11)
日军在鄂西会战中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节节败退。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军队沿着XX渔洋河乘胜追击日寇的大幅照片,为XX抗战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一瞥。(图C12)。
图片
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让XX县城圣庙成为一片废墟,留下一堆残垣断瓦。日军的炸弹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毁不了中国人民誓死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图C14)
第四单元、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和内战方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中共XX地方组织坚持地下斗争,开展学生运动,配合人民解放军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XX的彻底胜利!
XX古老背这座老旧的土墙瓦屋,是中共松枝宜五石五县据点机关的住址。中共组织在这里发动省立XX师范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为江汉解放区输送了一批知识青年(图D2、D3)。
XX县城南正街的许昌客栈是中共XX新华棉机厂小组为解放区搜集情报的秘密据点(图D4 、D5)。
1947年2月,解放军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张才千将军率军在XX古老背南渡长江,与李人林将军率领的江南游击支队组成解放军江南纵队,在XX大江南北纵横驰骋,威震敌胆(图D6)。
解放军江南纵队的宣传文告,像春天里的播种机,播下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对翻身解放的希冀与向往!(图D7)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
1949年7月,梁兴初、梁必业将军率领解放军四野三十八军四万雄师旌指江南,飞渡天堑,解放XX。XX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3年的浴血奋斗,终于获得新生!(图D9)
解放军三十八军三三四团乘胜追击逃敌,在潘家湾乡雷打坑全歼敌军两个营。四名解放军官兵光荣牺牲!雷打坑人民怀着对英烈的敬仰,献出棺木,修墓立碑,让烈士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图D11 、D12)
1990年,当年的老团长、曾任三十八军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海清将军重返战地雷打坑,沉痛祭奠英烈,写下了“青山寄忠魂”的题词,以寄托对战友的深深怀念!(图D10 、D13)
1949年7月22日,中共XX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进驻县城,大力发动群众清匪反霸,收缴枪支,支援前线。
在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震慑下,663名国民党军政人员向县人民政府登记自首。县公安局收缴各种枪支1100多支。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图D19、D20)。
王续古等十余位陆城医生倾力救治了大批解放军病员。这封六十九年前解放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司令部、政治部致陆城医生王续古的感谢信,成为XX人民积极拥军支前的历史见证(图D16)。
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凝结了XX人民子弟兵的功勋!
黄美清,这位被国民党抓兵害得妻离子亡的枝城镇何阳店村贫苦农民,在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怀着复仇的怒火,与敌军血战38次,5次负伤,济南战役中率六名士兵反守为攻,竟然全歼敌军一个连。先后荣立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荣获“甲等战斗模范”“遵纪模范”“抢救模范”等光荣称号,被授予“华东野战军人民英雄奖章”,受到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成为宜昌市唯一的解放军战斗英雄。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当新中国刚刚屹立于世界东方,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十五个仆从国军队把战火烧过三八线、烧到鸭绿江,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一千多名XX人民子弟兵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涌现了以一等功臣曹光胜为代表的数百名战斗功臣。160名XX志愿军战士光荣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安全与尊严!
曹光胜,这位出生于枝城镇梁家畈村的志愿军战士,在1951年10月朝鲜金城以南阻击战中,冒着美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在六个小时的战斗中,凭着一挺苏式转盘机关枪,击退美军八次进攻,毙伤美军117名,创下了歼敌奇迹,荣立一等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受到金日成首相的亲切接见(图D2)。
XX志愿军战士潘宗万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不畏零下20多度的严寒,勇猛追歼美军,十个脚趾被冰雪冻伤坏死,被迫全部截去,为祖国负伤致残(图D5)。
王序坤、曹诗青、潘理章、李孝义等XX志愿军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记下了他们为祖国立下的大功、一等功!这些穿着草鞋从贫困乡村走出来的XX子弟兵,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以自己的血肉傲然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图D6、D9)
XX志愿军战士缴获的美军水壶、毛毯,是美军吃了败仗的物证(图D10)。
祖国人民慰问志愿军的绣花荷包、搪瓷杯,寄托了祖国人民对“最可爱的人”的敬仰与热爱!(图D11)
XX志愿军号兵李肇富,当年就是用这把美军降落伞作缨带的军号,吹响了向美军阵地冲锋的激昂号音!(图D12、13)
每逢阴雨天,志愿军二等功臣毛大全头上隐隐作痛的美军弹片伤疤,就让他想起了血战上甘岭的激烈战斗!想起了江诗志等20多名在上甘岭战役牺牲的XX战友。
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涌现了不少因公殉职、见义勇为、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XX英烈。
出生于XX陆城的贫民子弟马啬,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二0师训育股长、军校教员、华北军区军官教导大队队长。1952年在北京因公殉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是葬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316名团级烈士之一。(图D16)
出生于王家畈镇龙潭河村的成都军区空军某连副指导员潘祖斌,1969年在新兵掷弹失误、手榴弹即将在人群中爆炸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战友的安全(XX烈士名录·王家畈镇)。
出生于姚家店镇油榨坪村的XX市公安局民警胡钦春,2014年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勇斗歹徒,不幸牺牲(展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XX共有248位英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光荣献身。现在,这248个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烈士英名庄严地铭刻在《XX烈士名录》的展墙上,接受后人的瞻仰与祭奠!
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托起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山仰止的爱国情操、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奋进!
购买请认准唯一淘宝店,给倒卖店铺差评、申请退款,截图发给微信:1547000,可获赠正版资料!淘宝店铺:https://shop275784370.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