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方面存在问题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5-01-24 03:13:48 浏览:74

今年以来,市直机关以新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步谋划、部署、落实和检查,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党建品牌建设

各单位围绕中心工作创建党建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党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一些部门通过明确党建品牌的方向和目标,将党建工作与单位核心任务紧密结合。例如,市人社局创新推出惠民人社、先锋引领品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党建融入业务全流程。这种方式既突出了党建的政治属性,也体现了服务大局的功能。

(二)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一些单位通过设立专职副书记、举办党务工作专题培训等形式,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同时,有的单位将业务骨干充实到党务岗位,形成了业务+党建的双向促进机制。

(三)强化领导干部示范引领

领导干部是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关键驱动力。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并亲自指导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例如,市发改委领导班子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和现场指导,将党建工作融入重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围绕破解两张皮问题,各单位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例如,市科协推出党建+智慧科普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科技普及、创新创业等核心业务中,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协同推进。

(五)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彰显

市直机关各单位注重发挥党员志愿服务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让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例如,市民政局开展了党建进社区活动,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深入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认识不足,没有深刻理解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认为党建工作是虚功,业务工作才是实绩。二是部分党务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党建与业务难以融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对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认识不足,将其简单视为完成任务,缺乏深度挖掘和融合意识。

(二)党务干部能力不足

一是党务干部流动性较大,部分新任干部缺乏党建工作经验,难以胜任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任务。二是一些党务干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时显得力不从心。三是缺乏培训机制,党务干部的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三)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考核机制尚未健全,考核内容更多停留在党建工作的形式层面,忽视了其对业务工作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奖励机制不够完善,党建工作成效未能与干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

(四)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不足

一是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目标设定和任务规划缺乏联动,导致两者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三是资源整合不足,党建与业务工作在实际推进中脱节。

三、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引领上聚焦发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意识。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等形式,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通过红色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性意识,激发党务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引导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和业务难题中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二)在队伍建设上强化基础

一是优化党务干部配备。选拔有能力、有经验的业务骨干从事党建工作,形成双向融合、双向提升的良性机制。二是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定期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其胜任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任务。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鼓励党务干部创新思路,推动党建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三)在机制创新上精准施策

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形成以融合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过程监督。通过定期督查、工作通报等方式,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

(四)在统筹推进上注重协同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年度计划、季度总结等形式,将党建与业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二是深化支部建设标准化。推动基层党组织与单位重点工作同步发力,形成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轮驱动。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共享平台,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无缝衔接。

(五)在品牌建设上深耕细作

一是巩固党建品牌创建成效。围绕中心任务,打造与业务紧密结合的党建品牌,形成标杆示范效应。二是创新党建品牌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和群众需求,赋予党建品牌更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让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党建工作的实效。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2024年 党建 融合 存在 业务工作 方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